RDC是放射性核素与靶向技术的结合,能够通过靶向配体精准递送放射性核素至目标位置,其作为一类创新性的放射性药物,具备诊断、治疗甚至是诊疗一体的多重功能,可以高效精准作用于肿瘤部位,有着广阔的疾病诊疗前景。
RDC药物受到广泛关注,源于诺华研发的两款产品Lutathera(177Lu-dotatate)和Pluvicto(177Lu-PSMA-617)顺利获批上市,全球迄今获批用于肿瘤治疗的RDC药物仅此两款。Lutathera 2018年被FDA批准用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靶向生长抑素受体(SSTR),是全球首款用于治疗的RDC上市药物,2023年销售额增长至6.05亿美元;Pluvicto 是2022年FDA批准的首个针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PRC)患者的靶向放射性配体疗法,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至9.8亿美元。
RDC在药物结构上由靶向配体-连接子-螯合剂-放射性核素四部分组成。利用靶向配体(例如抗体、抗体片段、小分子或多肽)介导的特异性靶向作用,其可用于将放射性核素递送至靶标位置。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释放出射线可以被检测及可以用于杀伤细胞的性质,其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因此RDC结合了靶向配体以及核素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精准诊断治疗产品。
在精准诊断方面,RDC能够将放射性核素递送至靶标位置,核素产生的放射线(γ射线或正电子)集中作用于肿瘤部位,可以通过影像学方式(例如PET-CT、SPECT-CT),使肿瘤部位被清晰地检测和成像,具有特异性和分辨率高、成像穿透深度深等优点。
在精准治疗方面,RDC能够将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放射线(β或α射线)集中作用于肿瘤部位,破坏癌细胞DNA的单链或双链,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癌细胞,在高效精准治疗的同时降低对其他组织造成的损伤。同时由于RDC可以随着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其对一些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已经发生转移或处于休眠状态的肿瘤细胞也能进行精准打击。此外,相对于ADC等通过药物进行杀伤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RDC可以通过β/α射线物理性杀伤癌细胞从而很好的克服这一点。
RDC药物还可以构建诊断治疗一体化(诊疗一体化)的治疗方式,即通过开发一种靶向配体、连接子和螯合剂的组合,可分别与治疗性核素或诊断性核素相结合,使其同时可用于构建治疗用RDC和诊断用RDC。例如诺华的Lutathera和RadioMedix的Detectnet具有相同的前体DOTATATE,而Lutathera采用177Lu用于治疗,Detectnet采用64Cu用于诊断。

对于RDC在研创新药企来说,利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技术抢占市场份额、获得收入是主要的商业目标。一方面,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商业化产品如果拥有专利权保护,可以提高竞争者模仿的壁垒和成本。另一方面,专利申请或专利能够有力地推动以技术或产品为合作对象的商业活动。
以核药领域领先玩家诺华为例,其通过多项合作获得了多款RDC候选药物和研发平台。比如,2017年诺华以39亿美元收购法国创新药上市公司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AAA),获得首个获批的治疗用RDC产品Lutathera和相关技术平台;2018年又以21亿收购生物制药公司Endocyte,补充PSMA靶点产品线,获得包括177Lu-PSMA-617在内的多个RDC研发产品(2022年177Lu-PSMA-617获批上市,商品名Pluvicto),形成从诊断到治疗的完整解决方案。此后又有更多瞄准核药领域的交易发生,比如,2023年诺华宣布与Bicycle Therapeutics达成17.5亿美元合作,聚焦双环肽放射性偶联物(Bicycle® Radio-Conjugates)开发。
同时,各制药巨头也纷纷进入核药赛道,开展各种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并购。比如,2023年,拜耳以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潜在高达1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与Bicycle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Bicycle的合成肽技术,在肿瘤学领域合作开发、制造和商业化RDC;2023年,礼来以14亿美元收购核药生物技术公司Point Biopharma,获得了核药研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全产业链条;2024年,阿斯利康耗资24亿美元收购了Fusion,并获得其4款在研放射性药物。
在这些商业活动中,围绕相关技术成果构筑的专利资产在双方交易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企业通过自身技术优势构筑稳固的专利壁垒,不仅有助于巩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也为其商业合作与交易提供了坚实支撑。
那么在RDC技术的创新中,可以关注哪些方面呢?RDC通常由靶向配体、连接子、螯合剂和放射性核素组成。其中,靶向配体是实现精准定位的关键部分,连接子负责连接靶向配体和螯合剂,而螯合剂则在药物到达肿瘤细胞前稳定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通过在肿瘤细胞处发射能量,用于治疗或诊断。
以上不同角度的创新方向与现有的已知技术的差异可能不同,由此可以获得的专利保护范围也不尽相同。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详细展开RDC领域的技术特点、创新保护角度以及相应的专利保护实施建议,探讨理想保护范围和可能遇到的专利审查问题。
* 以上文字仅为促进讨论与交流,不构成法律意见或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