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觉知力与传感器
Gary Wei@TiPLab
2018-05-10

在成长过程中放下自己,形成通过种种传感器时刻觉知自己的习惯,并实时指导自己进行调整,是这段时间学习禅和冥想带给我的启示。

前几个月,看了不少关于禅和冥想的书,当睡不着的时候,也会躺着冥想一会儿。其实以前在看各种传记的时候,也常常看到主人公对于禅和冥想的推崇,当时还是有些不理解的,被我归为“玄学”的范畴。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阅读,包括有一些实践之后,对冥想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缺乏觉知力让聪明人做蠢事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写道,“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在人生的连续函数中,时刻追寻每个点上自我的“一致性”。道理不难懂,但人生给我们的真正挑战不正是“知易行难”?否则也不会有聪明人做蠢事,也不会有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现在觉得,冥想可以作为修炼路上,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手段

了解和实践禅和冥想,不需要从很复杂的书看起,我觉得宝彩有菜的《活得累,学冥想》就是一本不错的入门的书。书的前言就开宗明义地谈到,冥想不是潜行深山、遁于道场的刻苦修行,也不是大师特有的特殊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整理术,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智慧技能。书的第2章和第3章详细地介绍了实践冥想的基础知识和不少场景。

在我看来,学习冥想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冥想是什么,这是理解和应用冥想的第一个瓶颈。冥想不是兜售神性和概念,也不是执着于不同的实施方式,冥想首要培养的就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觉知力(Awareness),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感知自己的状态,发展出我们自身良好的传感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乏遇到不公,情绪翻涌失控的时候;不乏获得一些成功,头脑发热的时候;不乏我们自觉所知甚多,但所行偏离的时候。如果事后回顾这些所谓的“失误”,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挺荒谬的。但在那一刻,许许多多的聪明人做蠢事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打开自身的传感器,利用我们的觉知力,没有感知我们的状态,从而进行正确的调整。

觉知与觉知的对象

冥想需要实践。很多介绍冥想的书都会从“观呼吸”开始谈起。从我的实践来说,“观呼吸”确实是最容易入门的方式,当一切安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不是尽力驱赶所有的念头,而是将潜入自己思绪的念头,按照一个时间只想一件事情,想完就丢掉的原则,将自己的思维进行整理,这的确是一种非常容易让人放松和感觉到舒服的方式。

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冥想的第二个瓶颈,就是理解觉知与觉知的对象。呼吸是觉知的对象,不是觉知的内核。观呼吸是培养觉知力的方式,而非唯一的,甚至不应该是最主要的方式。

上月Z师兄参加龙泉寺的AI禅修营,转发了一篇感悟的文章,里面有几个还挺有意思的点:在禅修营期间,所有学员每天必须填写净心卡,需要回答,用斋时一共吃了多少口?每天起床时哪只脚先着地?从寮房到三慧堂一共走了多少步?

这些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与观呼吸并无差异,就是观饮食,观行走。我们做这些事情,目标不是呼吸、饮食、行走,而是借助觉知这些点滴,培养我们的觉知力。这就是”我们终日吃饭,其实未曾咬过一粒米“的禅机所在。理解了这个,我们才能摆脱具体的禅和冥想形式,达到”行住坐卧皆是禅”的境界。

习惯和仪式感

从本源上来说,禅应该是一种思想(Mind)。很早之前看《乔布斯传》的时候,也买了一本《禅者的初心》。虽然这本书深刻影响了乔布斯,但我在看的时候并没有非常深的印象。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想起这本书,觉得书名就说明了一切:Zen Mind, Beginner’s Mind。

丢掉冥想这一形式,禅者的初心就是放下自我,寻找自我,让我们形成一种专注观测内心的习惯,而冥想只是我们培养这一习惯过程中的一种有仪式感的手段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无论自认为多么熟悉,都放下自己,充满敬畏,专心融入其中,通过不断地重复每个步骤,每个动作,通过不断地观测每个步骤,每个动作,寻找到不同与相同,这就是“工匠精神”。

当我们取得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不自认为当时的自己无所不能,都放下自己,充满敬畏,在总结得失的同时,审慎评估自己的能力圈,这就是芒格说的,“永远不会去让自己死的地方”。

当我们觉得人生繁乱,被无数的线程牵扯无暇分身的时候,不自以为不能处理这样的情形,从而惊慌失措,将这些事情在头脑里一件一件梳理,不时思考它们的重要性和依赖关系,再按照优先级一样一样专心完成,这就是“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

在成长过程中放下自己,形成通过种种传感器时刻觉知自己的习惯,并实时指导自己进行调整,是这段时间学习禅和冥想带给我的启示。